心理健康教育案例(1)

发布时间:2010-10-26

充满自信,融入集体

虹桥路小学    傅欣

 

事件叙述

我班的小唐是个比较特殊的男孩,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上课时眼睛时常注视着窗外的大树,下课也不愿意离开座位,只是面无表情地看同学们嬉戏。我曾多次建议他去和同学交朋友,一起玩耍,也让班干部主动招呼他一起玩。可从小唐妈妈那里我得知,小唐觉得同学们玩的游戏太幼稚,他不屑于和同学一起玩。我觉得小唐的想法不大像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小唐妈妈也意识到孩子的心理有些问题,但她担心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会对这个敏感的孩子带来伤害。

一天放学后,我送走了学生,小唐妈妈拉着小唐的手返回了教室。小唐妈妈一见我就说:“老师,我们家小唐说班上的同学都不喜欢他,没人要和他一起玩,我怎么说服他,他也听不进去。”我问小唐有没有试过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他委屈地说:“上次听了老师的劝告,就想找数学课代表小张玩,可刚走到他身边,他就把我推开了。”“他是无意之中做出的举动吧?”“不,是故意的。他不想和我玩。”小唐固执地说。我摸摸他的头说:“我们班的男孩子都很好动,下课时喜欢打打闹闹的,这是他们玩耍的一种方式,并不是要拒绝你和他一起玩呢!”……

和小唐聊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可他还是坚持己见。眼看着天色已晚,谈话根本毫无改变不了他的想法。我突然灵机一动,对小唐说:“上次老师到你家家访,你给我表演了一个魔术,我都看呆了。明天你把道具带来,下课时在自己座位上表演,同学们如果看到了,肯定会拜你为师的。”“对啊,对啊,这个表演肯定很拉风的,会把同学们吸引过来的。”小唐妈妈也非常赞同这个主义。

第二天午休的时候,小唐在座位上变起了魔术,不一会儿,他就被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

 

理性分析

从小唐平时的表现来看,他具有偏执心理,特别敏感,总猜测别人在讲他的不好,十分担忧,但他的自尊心特别强,为了防止别人拒绝他,所以他总是先把自己保护起来,拒同学于千里之外。

我觉得小唐这一性格的产生,与他的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小唐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工作比较忙,经常是小唐独自在家。为了防止他一个人在家时被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所吸引,疏忽了学习,所以他们家没有买电视机。小唐放学后完成了作业,就自己和自己对奕。而且我发现小唐妈妈有时也会比较偏激,一天,我接到小唐妈妈的来电,告诉我小唐的家校联系本不见了,肯定是哪个调皮鬼故意藏起来了,他担心第二天交不出本子会挨批评,所以让妈妈给老师打个招呼。我说可能是小朋友拿错了,以前也曾发生过多次拿错本子的事,第二天早上他们就会主动把本子交给我。可小唐妈妈坚持说,小唐不止一次遗失家校联系本了,肯定是同学故意藏起来的。

 

共性分析

在处理小唐与同学交往的这件事上,我发现他主观片面,无论老师和妈妈怎么开导,他都固执己见。觉得自己主动与同学交往遭到拒绝,自尊心受到了打击。所以我先把这件事情暂时冷冻,激发他利用自己的闪光点来吸引同学主动和他交往,把他的羞耻情绪体验转变成通过展现才能激发出自信。这样促使同学主动与他交流,消除了他的顾虑,慢慢融入到了班集体中。

版权所有 2021 ©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小学
地址:上海徐汇区番禺路901号
联系电话:021-64478296
网站建设:上海迅速网络

沪ICP备0000000000000号沪公网安备0000000000000号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