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普法教育
发布时间:2010-11-29一、组建班子,完善工作网络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学校的法制教育,在五五普法期间,组成了由校长、书记任组长,德育教导、教学教导、大队辅导员、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为组员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聘请派出所所长为学校法制副校长,整合法制教育资源,统一协调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学校行政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中层干部负重责的工作格局。同时,聘请法律事务所律师、派出所干警为校外法制教育辅导员。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构建了学校、家长、社会相联系的法律宣传教育组织网络。在法制教育工作中,学校实施了条块承包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层层落实,形成了上下一心、内外结合、人防技防、整体联动的喜人局面。
二、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认识
学校从抓学习入手,着力提高广大教师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一年来领导干部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全体教师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带动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央有关依法治国的文件,将“五五”普法学习内容与业务素质学习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到目前为止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已通过政治学习、法制讲座等形式,认真学习《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了干部、教师学法、用法、懂法、依法执教的意识,使干部、教师在熟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培养了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制度,规范内部管理
在开展依法治校过程中,学校坚持以制度管事,以制度育人。制定了《学校“三重一大”议事制度》、《教学常规要求》、《教师请假条例》、《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通过各项制度的制订和不断完善,严格依法治教,开足开齐各门课程,促使学校管理日趋目标化、规范化、法治化,每项工作、每件事情的处理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各部门运作有序,各环节管理有条不紊。为确保这些制度的落实,学校还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管理的岗位职责,并且层层签定责任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奖罚分明,力求时时、事事让“社会放心、家庭称心、学生舒心”。
四、构筑屏障,打造平安校园
我校以维护学校、社会的稳定和教育事业和谐发展为宗旨,坚持做到打防并举、努力创建制度健全、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校风良好的安全文明单位。为保证学校良好教育教学秩序,学校狠抓校园的安全防范。成立了以专业保安人员,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护校队,全方位、全天候的维持学校秩序,处理偶发事件,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学校与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进行检查。对重点要害部门进行人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模式。避雷设施、消防设施定期进行例检,把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扼制在萌芽状态。食堂食品安全关乎师生的人身安全,学校从采购、加工、分餐等环节着手,狠抓硬件投入,制定目标责任制,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五、校务公开,接受师生监督
为了能更好地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做到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学校相应建立了六项监督机制:一是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督,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保证监督作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贯彻落实。三是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实行校务公开,实施民主监督,学校决策重民主,办事重民意。每年召开两次教代会,发挥教工代表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对校长的工作报告和重大改革方案行使审议权,对学校的重大事项行使表决权,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财务收支行使监督权,提高校务工作的透明度和教工的主人翁地位。四是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发放问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师生的心声,调整各项工作。五是设置校长信箱虚心听取学生家长对办学治校的建议和意见,接受家长监督。六是依法建立家长委员会,借助家长和社会力量帮助学校抓好行风建设和依法治教。
六、积极实践,寓学法于活动
在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在力求联系实际,创造条件,抓好载体的同时,做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从而保证普法教育收到预期成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法制宣传已形成有效做法:第一:学校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重点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相互督促检查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第二:在日常教学中,挖掘教材中法制教育素材,利用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内容。第三:学校通过服务育人,管理育人,配合做好法制教育;第四:为了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我们结合有关部门的活动,注重法制教育的课外延伸。学校充分运用黑板报、图书馆、校园网、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等多种宣传媒体,宣讲法制知识,创造浓烈的法制教育氛围。第五:学校经常邀请派出所民警给全校师生上法制课,丰富法制教育资源。
我校一年来的五五普法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加快学校法治化进程,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积极开展普法教育,不断创新形式,提高普法效果,实现法制教育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