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头脑里的“公平法则”

发布时间:2015-10-20

关于“为人师者”,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一所小学校的校长,为了倡导孩子们培养自觉读书的好习惯,一次竟打赌,“如果截止到某月某日,大家的读书量都达到了15万字,那么我将高兴得从家里爬到学校去……”结果,所有孩子都巴巴着想看校长怎么爬,士气大振,到了那个日子,每人的读书量都达到了15万字,有的孩子还超过了……

于是,这位校长信守承诺,开始了他平生第一次长距离的爬行。马路上自然是不允许一个能够行走的人按自己的路线爬行的,他只得绕路从一块草坪爬向另一块草坪,曲折接近学校……孩子们得知自己的校长说到做到,离开学校迎接他,陪伴他爬完三个小时的路程。

且不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却让我联想多多。与信守承诺的榜样效应无关,它首先让我反思,孩子与大人的关系。教育,说到底,也是探讨这层关系。

尊重孩子头脑里的“公平法则”

孩子和大人间的关系,在我们中国人这儿,虽然当下已有很多研究,但基本立场往往是大人们的立场,一方面,大人们对孩子们的越来越自我中心,甚至越来越霸悍忧虑重重;另一方面,孩子们却一向觉得,相对于大人,他们普遍是弱者,是“被治”之人。

从心理学上分析,全世界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一种“小人儿”心态,所巴望的,往往不是“再多爱我几分”或“我们是平等的”,而是直接变弱为强,让大人们也尝尝弱者“下场”的机会。

上面这个故事中,孩子们伺机“报复”大人就是一例。在美国,大人们可谓深谙孩子们的此种心理,方式方法之一,便是以大量娱乐文化加以抵消,所以美国拍出了世界上最多的儿童电影——

在不少美国版的儿童电影中,儿童不但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还是强者、优势者、大人们的同情者、爱者和义不容辞的拯救者。他们足智多谋、临危不惧、举重若轻、英勇果敢;往往比大人更有责任感、使命感、道义精神。那一类美国儿童电影的主题一言以蔽之便是,“感谢孩子们!没有孩子们,大人们可怎么办?美国可怎么办?甚至世界可怎么办?”

同时,一切类型的,形形色色的,通常不被普遍的孩子们所喜欢尤其被他们所嫌恶的大人们,又尤其是在大人们看来也很坏的大人们,几乎皆在影片中被调侃过、捉弄过、帮助教育过和被惩罚过了……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当校长承诺“自己将会高兴地从家里爬到学校去”,孩子们读书的“热忱”就那么高涨那么一致起来了。在许多孩子一方,为了看到一位他们生活中的一号权威人物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爬行,他们宁愿完成一项希望于他们的自己们并不情愿的“任务”;在校长亦即大人一方,你寄希望于某种结果,你就得为自己那一种希望付出一定代价。

这是那些小学生们头脑里的公平法则。

版权所有 2021 ©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小学
地址:上海徐汇区番禺路901号
联系电话:021-64478296
网站建设:上海迅速网络

沪ICP备0000000000000号沪公网安备0000000000000号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