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孩子将会更聪明
发布时间:2016-10-21原标题:亲近自然孩子更聪明
每到暑假前,儿子哲哲总会问我什么时候去爷爷家?问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他说爷爷家比北京好玩多了,空气那么好,田野那么美,最重要的是能见到各种各样的昆虫,“我特别想捉一只威武的大田鳖和你说的帅气的天牛。爸爸,咱们再捉几只蚂蚱,用它们钓青蛙,好吧?你能陪我一起去吗?”
其实,每年暑期休假那一周,我都会带哲哲回一次老家,不只为看看老人,还想带他到乡村走一走,到田野看一看。我俩都喜欢在田埂上任微风拂面的感觉,着迷于池塘里那丰富而繁忙的世界,也享受在高高的土坡上就那么安静地望着大片大片的碧绿。我还兴致勃勃地带着小家伙重温了一遍自己儿时玩过的游戏,如到小溪里摸鱼、去河沟里捉泥鳅、用蛛网拍子粘蜻蜓、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滚铁环。
除了回农村老家,从哲哲5岁起,我们多了一条每年至少一次出游的家规。广西桂林、江西婺源、杭州西湖等地的美景让人陶醉,一路上也遇到很多新鲜事。之所以执意带哲哲亲近大自然,是因为我愈发感觉“00后”这一代正在远离大自然,必须补上自然这门课:他们虽然不再吃缺衣少食的苦,不必在农田里辛苦耕作,不必走很远的路去上学,生活中也有很多好玩的玩具,有那么琳琅满目的童书,但他们生在城市,长在城市,远离山青水秀、草长莺飞的田园,不知道在柳树下荡秋千是何等快乐,在乡村小路上与伙伴追逐是多么有趣,更不知道站在稻田里听取蛙声一片是怎样的一种惬意……
一次采访中,问及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常新港30年前的孩子和“00后”这一代有什么区别。他说,在现代社会,儿童生活“被去自然化”变得越来越普遍。彼时的孩子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长大,所以尽管没有好的物质环境,但那些孩子仍然长得枝繁叶茂。而现在的孩子被过剩的物质包围,远离自然,沉迷网络,所以往往生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城市病来。
常新港的回答我深以为然。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参加某夏令营的孩子到了风景秀丽的驻地后,并没有被周围的景色所吸引,而是四处找电源,找到后便开始给电子产品充电,然后浑然忘我地沉浸在虚拟世界里。也许,童年的自然体验并不能带来一个好成绩,也不能在报考国外大学时加分,但自然缺失的确存在潜在危险。有科学研究表明,与大自然的割裂很容易导致诸如儿童肥胖、注意力紊乱、孤独、抑郁、愤怒等一系列症状。
比身体的病症更可怕的是情感的荒芜。试想,一代没有或鲜有自然体验的孩子长大后,他们看到长流水、灯长明时习以为常,听到沙漠化、泥石流、野生动物濒危这些字眼时不会心疼,看到受伤的动物、小生命的离去不会难过或生出恻隐之心,那将是多么严峻的未来。如果孩子没有在田野里肆意奔跑、在小河边驻足玩耍的经历,就像蕾切尔·卡逊笔下那个寂静的春天,童年将单调成一种无聊的灰色。
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大自然与儿童有着天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儿童的一部分。在传统的中国与西方社会,儿童与大自然是亲密无间的,都主张孩子不被圈养在一狭之地。而儿童与自然界中的鸟兽、花草相处的故事,在玛丽·波·奥斯本的“神奇书屋”系列、米拉·洛贝的《苹果树上的外婆》中都能看到,于我而言,读起来都是那么美、那么亲切。
身在大自然,每个孩子放飞的是身心,收获的是成长。采访著名野生动物学家乔治·夏勒时,他很感慨地告诉我:“在北美,许多父母会带孩子到动物园,或者养一些小动物、小植物,让他们观察它们如何生活、如何长大,帮助孩子建立和动植物之间的感情。其实,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每个孩子热爱自然,最终受益的还是人类自己。”
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理查德·洛夫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一个女孩讲她在树林里的秘密花园:“我有一个秘密花园,那儿有一个大瀑布,旁边还有一条小溪。我在那里挖了个大坑,有时我就带个帐篷过去,然后我就躺在坑里,看着上面的树和天,有时我就这么睡着了。那儿好像就是我的地盘,我干什么都可以,也没人会来烦我,我以前几乎每天都去那儿。”说到这儿,她的脸涨红了,声音也变得低沉起来:“后来他们把树砍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好像也被他们砍掉了。”
生命的一部分被砍掉了,意味着什么?也许是童年的美好回忆不再,也许是与昔日的美好告别。所以,当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抑或丹桂飘香、雪花飘舞的季节,不妨带着孩子到大自然走一走,让童心在田野里放飞,让生命在天地间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