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项目化 赋能新成长——虹桥路小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项目化学习”专题培训
发布时间:2024-05-30
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注重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的教与学模式,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素养、落实育人目标的重要抓手。随着我校项目化学习的全面推进,广大教师们迫切需要对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有细致与全面的认识。5月24日下午,徐汇区教育学院两类课程教研员赵萍老师莅临我校进行项目化学习设计的指导。
赵老师围绕《项目化学习设计解析交流》给全体老师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通过全方位的解读、实践案例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如何扎实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方向。赵老师指出项目化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真实、有意义的驱动问题入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勇于创新,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多个不同实践案例,为老师们提供了项目化学习的具体操作方法、实施步骤,帮助老师们进一步了解各类项目化学习活动该如何设计,如何选题,从而形成合理可行的内容框架、实施方式和评价标准。
项目化学习作为面向真实问题的教学与学习方式,通过驱动性问题(任务)引领、子问题引导、项目成果为导向、学习支架为支持手段等学习要素,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更通过项目开展的方式,融入学生的活动中,是五育并举的具体切入点,帮助学生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通过本次讲座,广大教师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了新的启示和思考。
体育组长 金颖:项目化学习的评价应注重对学生实际表现的综合评估。学生需要展现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包括项目成果质量、参与度、团队合作、创新性等指标。只有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表现,才能更全面地评价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的学习效果。
美术组长 叶如青:设计学科项目化学习要基于课程标准、学科素养。要以学生的视角切入,设计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主题,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和素养。
中老年教师 吴晓蒙:通过讲座使我们厘清了课程转型中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之间的关联与结构。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和执行项目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思考、选择并提出一个项目构思,通过体验、实践、展示等多种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再将任务设置成需要策划和实施的项目,指导学生去完成。
青年教师 蒋晓倩:本质问题与子问题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本质问题是项目的灵魂,指明了学习探索的方向;而子问题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桥梁,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完整、有序且富有成效的学习过程。在项目化学习中,通过有效设计和解决。
青年教师 封丹溢: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项目式学习存在以下优势:
(1)有助学生构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习不是被动的习得知识,而是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一定情境及问题作为学生的驱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项目化学习有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它强调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学习,同时交织着师生之间的伙伴关系,促进培养学生合作和团队意识。
(3)项目化学习有助学生重建良好的自我经验,强调将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后曹校长对于学校推行项目化学习的思考进行了介绍,强调了项目化学习作为接下来的教改方向的重要性,也为学校老师们在接下来将项目化学习作为突破重点在思想准备上吃了一颗定心丸。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大家定会积极运用项目化学习的理念和方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