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双新”遇上课堂——虹桥路小学“双新”主题论坛精彩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037 月 1 日,“双新领航 学科绽放 —— 教学实践创新主题论坛” 在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小学火热开讲!十一位教师带着教材的实践成果纷纷亮相,从音乐课堂的“舞狮鼓点”到信息课的“AI 探索” ,让 “双新” 改革在课堂里活色生香。
孟晓蕾老师以一年级《元宵舞狮》为例,用视频唤醒学生对元宵节的认知,通过自主编舞、“锣鼓” 体验,串联 “奏、舞、唱” 三幕情境,让学生在 “玩奏 - 演唱 - 表演” 中感受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
张晓遐老师在《ai ei ui》课上,用 “滑板车游戏”“听音举卡片”等游戏活动,让拼音学习告别枯燥,孩子们在追跑中轻松掌握复韵母。
金颖姿老师让《伟人故事》“活” 起来:学生持 “草鞋”“斗笠” 任务卡向家长讲长征故事,用 “事件排序图” 梳理课文,采访长辈,让历史与当下形成对话。
杨凡老师聚焦新教材变化:用 “小棒捆十”“计数器拨数” 替代小圆片,帮学生理解 “十进制” 和位值制,课后的检测数据显示:一年级学生对位值的理解准确率相较平行班更高。
张杰老师在教材未变的情况下,以 “十岁生日邀请函装饰” 为任务,通过 “设计 - 描边 - 测量”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周长”,从 “教知识” 转向 “育能力”。
施伊凡老师带一年级学生 “逛公园”:实拍视频让颜色词汇在生活场景中自然生成。“What's missing?” 游戏和肢体唱跳让英语学习有趣又实用。
樊敏老师用 “预学单” 激活传统教材:学生对比上海新老照片,用 “There was...Now...” 讲述城市变迁,让句型学习成为学生的表达工具的载体。
顾子旋老师打破传统:跑步是 “穿越火线” 闯关,掷准是 “特工打靶”,训练变游戏,学生运动时长翻倍,技能掌握率飙升,爱上运动不再难。
叶如青老师以 “书本破了怎么办” 为引,让二年级学生设计书衣:学看图纸、联想画姓名贴、加功能口袋,在动手实践中培养艺术素养,没有 “必须像” 的束缚,只有 “我想做” 的自由。
梁彬老师让学生全程参与《我们的班规我们订》:争论 “课间能否跑”“作业写几行”,投票签名后自觉遵守。学生说:“规则不是紧箍咒,是我们选的护身符。”
孙哲一老师让技术融入教学:四年级学生用 AI 生成垃圾分类方案,讨论 “AI 伦理”;用 “卡片编码” 理解二进制,让抽象知识变直观。“技术变了,课堂不能等” 是他的创新哲学。
圆桌讨论中,老师们围绕 “35 分钟高效落实核心素养”“分层任务设计” 各抒己见,英语组、劳动组等分享学科妙招;现场答题环节,老师们抢答欢呼,学习氛围超燃。
“11 位老师的实践证明,‘双新’的核心不在教材变与不变,而在教师观念的转变。” 曹校长强调,“新教材要善用学具优化,旧教材需创新激活,跳出‘灌输’惯性,转向‘素养培育’,让每节课都有温度、有活力,教改才能扎根生长。”
这场论坛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下节课,你的课堂会有怎样的 “双新” 故事?我们拭目以待!
(摄影:汤薏婧;责编:张伟)